你的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重庆积极探索小面标准化发展之路

时间:2016-08-04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李先华

简介:

“来一碗小面,多菜少面”“我的面多加点海椒,不要味精……”这样的声音每天飘在重庆城的大街小巷。这个城市被一碗小面“唤醒”,早上来一碗小面已成为重庆市民开始新一天工作的必备课,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面馆遍布每条街巷。在重庆不仅仅有早上吃面的习惯,很多上班族午餐也是一碗面,有的人甚至可以一整天都吃面,好多在外地工作的重庆人回来首先想到的是吃一碗重庆小面。据不完全统计,重庆的小面馆有几万家,从业人员达十几万人,年产值上百亿以上。

重庆市小面协会会长张寿江介绍,由于小面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行业的表面繁荣和无序竞争、盲目跟风的现象正愈演愈烈。特别是在外省市,由于从业者主客观因素,大多数重庆小面都做变了样、变了味,这无疑是对重庆小面这块“金”字招牌的巨大伤害。重庆小面行业这种低效、无序的快速增长,给政府和社会带来的是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监督管理问题、从业人员素质问题、无公害原辅料食材基地建设不匹配等问题,也必将影响到重庆小面创新式的发展进程,影响到重庆小面规模化、品牌化的建设速度。重庆小面如何有序发展是摆在每个小面人面前的一道课题。

古州万城重庆小面董事长胡应超表示,未来重庆小面的消费人群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舒适的就餐环境和地道的面食调料是确保小面经久不衰的保障,古州万城重庆小面正在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标准化无公害食材产业链。

据专业从事小面培训的食光机培训机构负责人杨四春介绍,重庆小面是一块“金”字招牌,但是要走得更远必须走标准化之路,探索重庆小面如何有序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从上游的小面食材、原材料、调味品到中游的小面培训机构、小面连锁加盟机构,再到下游的重庆小面馆,标准化体系建设是解决这一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行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重庆小面究竟该不该走标准化之路颇受争议,在民间反对重庆小面走标准化之路的也大有人在,他们表示,重庆小面是一个地方传统饮食,百家百味是重庆小面经久不衰的主要特点,要是一个口味一个腔调还叫重庆小面嘛,就是同样一个店不同的师傅打出的调料可能也不一样,而且每个顾客的口味也不一样。

但是赞成重庆小面走标准化的声音逐渐占据主流,重庆小面爱好者邹春认为,重庆小面标准化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并不是要把小面做成一个口味,而是为了顺应小面的发展潮流,从小面的整个产业链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打造,每个小面店的特色和口味个性风格依然要保留,他自己的首家重庆小面渝家客也已面世,从一开始就按照标准化打造,重庆小面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低端无序的状态,小面的传承和创新要靠系统化思维。

早在去年,重庆市商业委员会主导的重庆小面首个地方推荐标准《重庆小面烹饪技术指南》已审批通过,这是官方吹响小面标准化的号角,标准规定了小面烹饪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材料种类及要求、制作过程技术规范、成品感官要求、最佳食用温度与时间。该标准更强调了卫生与操作规范,进一步保证了重庆小面的质量,提升了餐饮企业和重庆小面行业的品质和形象,也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小面企业会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

著名互联网企业重庆满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春林表示,重庆小面是一个民生行业,是一个最接地气的行业,但是重庆小面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一定要有互联网基因,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推动重庆小面的流程再造。很多小面从业者把店内装个WIFI、申请个微信号、装一套软件就认为具备了互联网的血统,其实这和互联网的思维还有很大的差距。

张寿江表示,协会将广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及长期关心支持小面行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探索重庆小面可持续健康发展,立足食品安全,提高重庆小面形象、整合小面资源、创新重庆小面模式,助推重庆小面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重庆小面标准化”为引擎,让重庆味道扎根全国、走向全球。

关注食品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大会组委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中国食品安全大会组委会  邮编:100070  电话:010-68232903  63703066-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