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监管处处长王为民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与任务

时间:2016-08-12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1

简介:

8月4日下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监管处处长王为民出席第三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座谈会并发言,他表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既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状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比过去有很大提高。一是目前我国已制定的农兽药残留国家标准、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基本涵盖主要农产品和主要农药、兽药参数,“十二五”期间,农业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6.9%,2015年达到97.1%,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二是监测合格率在近年已稳定在96%以上,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三是近年来农业部扩大了例行监测覆盖范围,建立起舆情监测制度,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现了一大批问题隐患,针对这些问题隐患,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在一些领域和地方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是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产地环境污染、假劣农资等4个方面的问题。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一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基础还很弱,监管机构还有断层,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管工作的要求;二是农业生产经营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同时,农业生产经营者科技素养、质量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容易出现滥用、错用药物等行为;三是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客观上加大了食品的安全风险;四是当前正处在由“乱”到“治”的转型期,发达国家经历过的问题在我国集中地表现出来。

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我国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可以用4个“越来越”概括:中央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期待越来越强;与农业产业发展关联度越来越大;监管职责任务越来越重。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当前,农业部正在抓紧编制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对“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围绕一个目标 力争 “十三五”末主要农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7%以上,基本实现农产品产出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明确一个定位 在工作定位上,一是保障消费安全,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全;二是推进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

坚持“两手抓”思路 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产出来”主要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实现生产源头可控制;“管出来”主要是依法严管、全程监管,治理突出问题,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可追溯。

完成四大任务 一是守住底线,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是补齐短板,抓住薄弱环节和关键节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三是提升水平,巩固好形势,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四是完善制度,总结提炼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常态化的监管制度和模式。

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抓标准。标准是基础,要进一步加快标准制修订及实施的步伐,力争5年内农兽药残留标准达到1万项,全国“菜篮子”大县规模经营主体和规模生产基地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二抓执法监管。坚持问题导向,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抓好专项整治和日常执法监管相结合。三抓监测评估。监测评估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和科学监管。四抓应急处置。要建立起“预警及时、反应快速、处置有力、科普到位”的应急体系,确保少出问题、不出大的问题。五抓追溯管理。重点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力争“十三五”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有条件的“菜篮子”产品及“三品一标”规模生产主体率先实现可追溯。六抓体系队伍建设。这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根本保障。七抓制度机制建设。主要是要推动“两个完善”:完善监管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八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鼓励地方积极参与,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853b86fa9889ee5bef0daa172ee9874b.jpg

关注食品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大会组委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中国食品安全大会组委会  邮编:100070  电话:010-68232903  63703066-8569